印度尼西亚 欢迎光临丝路印象-全球海外投资分析报告权威提供平台 咨询热线:400-5588-387 丝路印像报告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XML地图 Txt地图
丝路印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
搭平台,建桥梁,破解跨境项目投资中的“水土不服”
电话 400-680-8581
24小时服务热线 139-822-65400
当前位置:丝路印象印度尼西亚分站 > 资讯中心

印度尼西亚节能环保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融资策略建议分析

来源:丝路印象 2024-12-07 11:34:20 浏览:0
快速查询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和人口大国,近年来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得益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印尼正逐步从传统的化石能源依赖向清洁能源转型。


根据环球印象撰写并发布的《印度尼西亚电力行业投资环境及风险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底,印尼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储量分别为5亿吨、2.9万亿立方米和255.7亿吨,分别占到全球已探明储量的0.2%、1.5%和2.2%。尽管化石能源储备丰富,但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国际社会的压力,印尼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印尼地热、水电、太阳能及生物燃料潜力巨大。据估计,印尼每年生产14670万吨生物质,其热量相当于约470GJ,拥有4950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潜力,而目前的装机容量仅为160万千瓦。此外,印尼为世界第五大水资源国,每年产水量约3.9万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太阳能方面,印度尼西亚地处东南亚热带地区,非常接近赤道,太阳能辐射资源平均约为4.8kWh/m2/day,光伏发电潜力巨大。

然而,尽管印尼可再生能源丰富,整体开发程度仅有5%。一方面虽然印尼政府有着很好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雄心,但项目进展缓慢,缺乏长期的政策激励机制和执行能力;另一方面,印尼丰富的地热资源大多分布在深山丛林等尚未开发地带,并且远离负荷中心,资源探索和应用成本高;最后风电、光伏等电源发电成本较化石能源缺乏竞争力,政府财政补贴压力大,投资吸引力不够。

印尼电力依然长期处于需求巨大、供应不足的状态,加大电力项目建设、保障电力供应能力,已成为印尼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2016年,印尼总体通电率为91.16%,但各地区通电情况差异巨大,呈现西部岛屿通电率高东部岛屿通电率低的分布,虽然印尼计划2019年全国通电率达到97.4%,2025年达到99.7%。但是与其他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印尼的电气化率依然较低,区域电力发展差异悬殊,使得煤电面临潜在过剩风险。

根据印尼能源矿产部批准的PLN的2018-2027年电力供应业务计划(RUPTL)预测,2018-2027年间电力装机年均增速约为6.86%,计划新增装机总量为5602.4万千瓦。到2030年,煤电将保持主体电源的地位,占全部装机容量的51.2%;燃气发电容量持续增加,2030年装机比重约为23%;水电装机比重从2015年的9.3%提高到了2030年的13%;光伏发电成为增长幅度最大的电源;地热和生物质发电的装机也有所增加;其他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潮汐发电,到2030年二者的容量之和将占到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2%左右。

按照这种预测趋势,可以看出印尼的电力发展路径是,逐渐淘汰燃油发电,煤电和气电并重构成主体电源,同时大力发展水电和地热、生物质等非水可再生能源,以应对国内经济发展、电力需求增长、NDC承诺以及生态环保的需要。此外,印尼对于发展煤电有着极大的热情,原因主要包括:印尼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且开采条件优越,价格低廉;国内油气资源日渐枯竭,油电逐渐淘汰,难以大规模发展气电,而水电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条件并不理想,因此需要依靠煤电作为基荷电源;尽管政府制定了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和NDC目标,但政府不愿意增加电力供应成本,再加上可再生能源发展基础薄弱,风光资源的间歇性问题,以及地热资源全部在原始森林,开发难度极大,使得印尼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分缓慢。

但是,印尼的煤电机组技术水平普遍较为落后,在能效、污染物排放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可以看出,印尼电力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电力合作的重点国家。

综上所述,印尼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可再生能源开发:印尼的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较低。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进步,这些领域将成为未来投资的热点。

针对投融资策略建议如下:


总之,印度尼西亚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潜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融资策略规划,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关推荐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相关推荐
加载更多
在线客服
官方微信
客服电话
400-680-858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