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出境游行业现状及发展历史
印度尼西亚的出境游行业近年来展现出了强劲的复苏势头。根据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携程出境用车订单较2019年增长53%,境外景区门票订单较2019年增长超130%。其中,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免签国家旅游订单增长较高,合计较2019年增长超三成。其他近途出境目的地中,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韩国等均较2019年实现增长。
这种复苏势头不仅体现在春节假期,暑期旅游市场也表现出色。受政策红利影响,曼谷、东京、吉隆坡、首尔、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成为热门出境游目的地。特别是与中国互免签证的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形成了一条“免签黄金线”,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携程报告显示,暑期赴欧洲、拉丁美洲等部分国家旅游订单增长八成以上,但亚洲地区仍是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
从长期来看,中国国民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发展态势,保障了出境旅游市场的持续复苏和未来发展。人口是出境旅游需求的基础,我国自1995年以来一直处于人口年龄结构红利期,有利于保障出境旅游市场稳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激发人们的旅游需求。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为出境游提供便利条件。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众多目的地国家也进一步放宽对中国居民的签证,简化签证手续,启用电子签证,缩短办理时间,使入境更便利。
然而,在日渐壮大的中产阶层推动下,出境游这一数字猛增至1.497亿人次,增幅高达令人难以置信的1326%。到2030年时,该数字将飙升至不可思议的4亿人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55亿人次,比2018年同期增长3.3%。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中国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最大的客源国。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中国已经成为泰国、日本、韩国、越南、柬埔寨、俄罗斯、马尔代夫、印尼、朝鲜、南非等10个国家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地,中国游客在这些国家国际游客中的占比最高达30%。
作为万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具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印尼旅游和创意经济部长桑迪亚加·乌诺在最近举行的2024年国际旅游投资论坛上表示,印尼鼓励进一步加大绿色旅游投资,以适应市场需求转变,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乌诺表示,印尼当前的旅游业投资更多集中在传统的酒店业。去年,印尼旅游业获得外国投资达30多亿美元,超过预定的26亿美元的目标,但其中的80%投向了酒店、餐饮和咖啡馆。
此外,绿色经济正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尼环境和林业部副部长阿鲁·多洪表示,未来的旅游趋势将侧重于保护自然、文化和环境。许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可通过改善当地经济吸引国际游客的自然资源和景点。阿鲁说,印尼必须改变方向,在生态旅游的背景下,只考虑增加游客数量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大量的游客会带来大量的浪费,导致自然美景受到影响。尤其是自然旅游胜地,一旦遭到破坏,修复起来需要花费大量资金。
近年来,印尼开始转变旅游模式,更加突出个性化、定制化、本土化、小规模化,并获得国际认可。印尼旅游业表现指数上升10位,从全球第32位升至第22位。除此之外,根据2024年万事达卡新月全球穆斯林旅游指数,印尼再次名列穆斯林友好目的地榜首。乌诺表示,“这一排名反映了印尼在促进和实施可持续旅游实践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总的来说,印度尼西亚的出境游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后,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境游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同时,印尼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加大投资、优化旅游环境等措施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未来,印度尼西亚的出境游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